摘要:智慧水务兴起迅速,但在我国的水务教育、对水务研究的深度及广度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当下,大部分赶“智慧水务”风口上的水务公司自身的需求尚不明确...
基于我国智慧水务发展实际情况,对智慧水务信息化现状分析。
1.对智慧水务缺乏统一认知
智慧水务兴起迅速,但在我国的水务教育、对水务研究的深度及广度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当下,大部分赶“智慧水务”风口上的水务公司自身的需求尚不明确,领导层对智慧水务应用层的专业性缺少重视,造成各方对“好的可行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缺乏统一认知,从而不能提供切实可行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缺少整合,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现存水务信息化系统多以分散构建模式,欠缺一个规范化的水务信息统一管理平台;基层单位的子系统均为独立运行、各自为政的模式,信息的处理及流转仅限于本部门,内外部信息共享不是很,造成信息没法识别与互融,组件和应用程序组成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急需进行集成整合、深度优化与效率提升。
3.信息系统机制薄弱
信息采集点内容不是很均衡,在布设密度与深度上无法满足水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网络结构需优化,当下主要是分散建设,且重建设而轻运维;网络设备陈旧且缺乏有效安全措施,运维管理不够成熟,缺少相应技术手段,应急预警能力差;生产的安全性低,大型水务工程控制系统相关装备、网络安全、应用支撑、系统运维等技术和管理标准还有待完善;加之分级的涉水部门比较多,各级企业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水务资源数据无法及时互通共享,水务资源没法实现高效配置。
4.信息化程度较低
信息化建设只实现了传统业务流程管理,但经验管理比较普遍,还远没有实现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的目的;大多数水务企业的部分设施并未实现自动化改造,在信息化普及中缺少对应的撑业务,没法灵活运用信息化的成果来支撑决策;系统中缺少有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功能,造成数据太过于死板僵化,并未发挥其对数据过去的追溯和对现在及未来的指导作用,对管理决策支持不是很业务应用覆盖面不全面;应用智能化水平不是很,大部分业务流程还处在线下办理模式,水务综合保障能力比较薄弱;水务系统整体支撑演进能力不够,尚未发挥其高新技术的巨大潜能,亟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等技术支持水务业务的创新,让广大业务应用可以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来实现分析型应用。
5.机制体制不完善,机构与人才配套不是很
因为传统水务存在的限制、标准规范的缺乏、前沿的技术研究参差不齐和新型科技应用极大的不确定性等原因,涉及水务的利益相关行业之间、水务企业之间与需要水务技术提供方案支持的合作者之间缺乏沟通,从而导致行业各个部门、企业分散,其针对问题的理念、解决方案和实践水平差异较大。另外水务管理机构定位不清晰、人才欠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些城市水务企业的领导在理念上都还没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阶段“重建设、轻运维”的现状普遍存在,缺乏运营管理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继承性与应用效果。
6.智慧水务亟待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生态
目前我国行业内外倾向于发展“智慧技术”,相对而言忽视了“水务”,智慧水务行业具有被大型ICT公司而非水务咨询公司领导的趋势,但ICT公司通常不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用以判断技术的实际先进性与实用性,缺乏水行业专业背景的信息技术团队终究无法提供能站住脚的好算法,造成前沿技术日益成为争夺项目资源的手段,智慧化的规划与设计方案倾向于“给业主画饼”,止步于“让领导满意”,在实践中无法真正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单位与水务业务专业单位构建生态合作,强强联合,提出科学先进、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