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管控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框架,旨在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流域管控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流域水资源监测体系:
建立流域水资源监测网络,对流域内的水量、水质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管理。
2. 地下水管理和保护:
制定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控制指标,防治地下水超采,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3. 流域水权明晰化:
明确各地区来自不同水源的可用水量,以此为基础明晰区域水权,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4. 取水口管理:
建立取用水总量管控台账,严格流域取用水动态管控,确保水资源和地下水开发强度控制在规定限度内。
5. 水资源考核与监督检查机制:
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发挥考核的激励鞭策和导向作用。
6.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流域和特定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实时监测水资源开发情况。
7. 水生态保护治理:
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推进断流河流和萎缩干涸湖泊的排查和修复,逐步退还被挤占的生态用水。
8. 地下水超采治理:
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加强监管,系统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实施动态调整,开展安全评估,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性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10. 流域空间管控体系:
构建适应新国土空间规划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内容及要求,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11.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活动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实现精准化决策和风险管理。
这些管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升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